始终如一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shǐ zhōng rú yī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成语出处
《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成语辩形
始终如一和“一如既往”都有“一直不改变”的意思。但始终如一偏重于“自始至终;都是一样”;“一如既往”偏重于“和从前一样”向前发展。
成语典故
- 战国末期,哲学家荀况在楚国做兰陵令时,与楚国将领临武召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用兵的要领,将领要做到“五权”与“三至”,采取军事行动前要考虑慎之又慎,这种周密的态度一定要始终如一才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成语造句
1.这两句话告诉人们要始终如一,不要因为周遭环境所影响而使人迷失了本性。
2.他对祖国建设事业的热诚始终如一。
3.成功的秘密在于始终如一地忠于目标。
4.在这个世界上,两个人想要成为终身的朋友,就必须得有一个人,能始终如一地为另一个人受委屈,多付出,甚至做出牺牲,而这个人为朋友做这一切的时候,却又是那么甘心,从不会有吃亏的感觉。
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目前如此局面,谁是始终如一呢?
成语翻译
英语:stick on from first to last
俄语: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 <постоянно>
德语:konsequent <nach wie vor>
法语:constant du début à la fin
成语谜语
元首(打一成语) | 二(打一成语) | 雁阵横空久不变(打一成语)
字义分解
◎ 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
◎ 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 到,往:如厕。
◎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与,和:“公如大夫入”。
◎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 表示举例:例如。
◎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 姓。
◎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 全;满:一生。一地水。
◎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 乃;竞:一至于此。
◎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 或者:一胜一负。
◎ 初次:一见如故。
◎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