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陆离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bān bó lù l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驳;不能读作“bé”。
成语释义
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其它颜色;显得花花搭搭的;陆离:参差不一的样子。形容颜色杂乱不一的样子。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驳陆离其上下。”
成语用法
斑驳陆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景物。
成语辩形
斑驳陆离和“光怪陆离”;都有“色彩繁杂”的意思。斑驳陆离偏重在“杂乱、花花搭搭”;“光怪陆离”偏重在繁多、五颜六色;“光怪陆离”可形容“光彩”或“形状奇异”以及“离奇怪异的社会现象”。斑驳陆离没有此意。
成语典故
- 战国时期,屈原怀才不遇,他多次向楚怀王提出很多建议没有被采纳,与那些贵族阶级的政治主张存在很大的分歧。他在《离骚》中写道:“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驳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成语造句
1.这个花瓶样式古色古香,色彩斑驳陆离,十分好看。
2.他们所使用的标准都斑驳陆离加权不同。
3.太阳光透过树叶照在林间的草地上,显得斑驳陆离。
4.海洋中的鱼类,形形色色,斑驳陆离。
5.在三门峡工程中挖出了不少斑驳陆离的青铜器,经检验,都是几千年的古物。
成语翻译
英语:mixed colours or tints
字义分解
◎ 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斑点。斑纹。斑斓。雀斑。斑秃。斑白。斑竹。斑驳(色彩错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喻从看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
◎ 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旁人的意见:批驳。驳斥。驳倒(dǎo )。反驳。驳论。驳议。
◎ 颜色不纯夹杂着别的颜色:斑驳。驳杂。
◎ 大批货物用船分载转运:驳运。驳船(转运用的小船。亦作“拨船”)。
◎ 高出水面的土地:陆地。大陆。
◎ 随从的样子:陆陆续续。
◎ 跳跃:“……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
◎ 〔陆离〕a.色彩繁杂,如“斑驳陆陆”;b.长(cháng),如“带长铗之陆陆兮,冠切云之崔嵬”。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