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9卷:“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春寒料峭主谓式;作谓语;形容春天的寒冷天气。
峭;不能写作“悄”或“俏”。
1.春寒料峭立春早,二月春风似剪刀。嫩寒锁困因春冷,半部红楼涤心境。机关算尽太聪明,留得残荷听雨声。毫端蕴秀芳千古,口齿噙香吐祝福。新年伊始,立春快乐!
2.三月的天,春寒料峭略带阴霾,四月的雨,缠绵而不失凄婉,五月的风,像极了婴儿的手,温润柔软。五月的一切都是恰到好处,淋漓而不失柔美,热烈而不失婉约。
3.山道弯弯,春寒料峭,旭日从山巅冉冉升起,将漫山残霜照影得格外刺眼。
4.她已经坐了很久,虽然春寒料峭,她衣着单薄,可是仍然不知道寒冷。
5.春寒料峭,雨雪飘洒,云烟氤氲,一派“人间仙境”中,盛装的山民载歌载舞。
英语:the chill of early 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