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
明 高明《琵琶记 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插科打诨联合式;作主语、谓语;泛指开玩笑逗乐。
诨;不能写作“浑”。
1.莎士比亚在他的悲剧中经常安排一些小丑、傻瓜或头脑简单的人物插科打诨,使观众得到片刻轻松的场面。
2.这个年轻人一遇到姑娘总是插科打诨。
3.佩里有即兴创作的才智,以至于剧本写作者经常将他的插科打诨写到剧本里去。
4.在BBC侦探电视剧《新福尔摩斯》中扮演约翰·华生医生之前,弗里曼在英版《办公室》中扮演插科打诨的小职员蒂姆·坎特伯雷。
5.说真的,插科打诨很容易,制作游戏却是件难事。
英语:make all manner of quips and jokes
德语:Gags machen <nach (lustigen) Effekten has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