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
明 高明《琵琶记 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插科打诨联合式;作主语、谓语;泛指开玩笑逗乐。
诨;不能写作“浑”。
1.说话也得分个场合。有时候大家开会,正在讲一些严肃的事情,你来个插科打诨,逗人发笑,就不那么合适了。
2.人家在说正事,你别插科打诨了。
3.他习惯在舞台上插科打诨,引得现场氛围无比热闹。
4.周局长是个和颜悦色又有风趣感的人,他每次组织大家开会插科打诨。
5.传统戏剧中的一些轻松场面多由丑角来插科打诨。
英语:make all manner of quips and jokes
德语:Gags machen <nach (lustigen) Effekten has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