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上额下的毛:眉毛。眉宇(两眉上面的地方)。眉心。眉目。眉寿(长寿)。眉睫。扬眉吐气。
◎ 书页上端的空白:书眉。眉批。
详细字义
◎ 眉 méi
〈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2)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brow;eyebrow]
眉,目上毛也。——《说文》
螓首蛾眉。——《诗·卫风·硕人》
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遗悲怀》
(3) 又如:眉心(双眉之间);眉间广尺(两眉间隔宽有一尺,表示人的相貌奇特);眉泉(眉头);眉寸(双眉之间);眉下添眉(比喻重复、多余);眉弓(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眉尖(双眉附近处);眉柳(细长如柳叶的眉);眉脚(眉梢)
(4) 书页上端的空白 [top margin of a page]。又泛称上端。如:书眉;眉批
(5) 借指美女 [beauty]
眉,媚也,有妩媚也。——《释名》
下眉近戚。——《仲定碑》
(6) 又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画(形容容貌俊美清秀,借指美女)
(7) 古州名 [Mei prefecture]。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词性变化
◎ 眉 méi
〈形〉
(1) 形容隆起 [swelling]。如:眉瑑(古代圭、璋等玉制礼器上下两头都有孔,孔与孔之间有沟,沟缘高出部分叫眉瑑)
(2) 老 [old]
眉,老也。——《方言一》
以介眉寿。——《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眉寿(长寿);眉耇(高寿,长寿)
◎ 眉 méi
〈量〉
多用于称新月。如:一眉新月;眉月(指新月)
[①][méi]
[《廣韻》武悲切,平脂,明。]
[《集韻》旻悲切,平脂,明。]
亦作“睂1”。
(1)眉毛。
(2)题额。
(3)指上端。参见“眉批”。
(4)旁边;边侧。
(5)形容隆起。
(6)老。
(7)借指美女。
(8)量词。多用于称新月。
(9)古代眉州的简称。州治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宋朝·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宋朝·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朝·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唐朝·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清朝·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宋朝·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元朝·关汉卿《大德歌·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朝·李白《峨眉山月歌》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唐朝·白居易《春词》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唐朝·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