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拼音:qiě
  • 部首:一(一字旁)
  • 总笔画:5
  • 康熙字典笔画:5
  • 86五笔:EGD
  • 98五笔:EGD
  • 笔顺:竖折横横横
  • 声调:平
  • 结构:独体结构
  • 汉字五行:金
起名数据参考
名字中含该字的性别分布
含且字的姓氏比例
基本解释

◎ 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且大。尚且。况且。
◎ 表示暂时:苟且偷安。姑且。
◎ 表示将要、将近:城且拔矣。年且九十。
◎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且走且说。
◎ 表示经久:这双鞋且穿呢!
◎ 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且说。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jū 
〈助〉
(1) 用在句末,相当于“
狂童之狂也且。——《·郑风·褰裳》
(2) 另见 qiě 
词性变化
qiě 
〈副〉
(1) 将近;几乎 [almost;nearly]
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上晚年多内宠,小王且二十人。——《资治通鉴
去后且三年。——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2) 将要 [be going to;will;shall]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齐风》
故天之且风,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淮南子
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为且噬己矣。——唐· 柳宗元《三戒
火且尽。——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祸且及汝。——清·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且当(该当);且然(亦将如此)
(4) 暂且;姑且 [just;for the time being]
且往观乎?——《·郑风》
且携所著。——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甚且心之所以清。——清· 刘开《问说
(5) 又如:你且等一下;这事且放一下;且可(犹暂且);且休(暂且休整);且自(暂且;只管);且住(暂止);且暂(犹暂且);且权(暂且;姑且);且则(姑且);且复(姑且再)
(6) 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某事物的极端的、假设的或不可能有的情况或事例 [even]。如:死且不怕,况困难乎
(7) 〈方〉∶表示需要或可以延续很长时间 [for a long time]。如:这笔且用呢;他且来不了呢
qiě 

(1)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 [and]
君子有酒,旨且多。——《·小雅》
行牧且荛。——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连拜且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香且甘者。——清· 周容《春酒堂遗书·芋老人传》
贼能且众。——清·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贫且贱;横且直;且并(并且);且是(而且)
(3) 又…又。连用以表示两件事同时并进 [both…and…]。如:既高且大;且战且退
(4)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 [or]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 齐乎”——《战国策
是且非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5)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尚且”、“况且” [moreover]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三国志
且人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余悲之,且曰…——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且欲观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6) 又如:且夫(且况。况且)
(7)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如” [if]
且静郭君听 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
且复妄言。——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8) 又如:且如(假如;如果);且使(假使;倘若)
(9) 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项羽本纪》
为众人师且不敢。——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且继今以往。——[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0) 另见 jū 

汉语字典

[①][qiě]
[《廣韻》七也切,上馬,清。]
[《廣韻》子魚切,平魚,精。]
(1)此;今。
(2)苟且。
(3)应当。
(4)副词。将要。
(5)副词。将近,几近。
(6)副词。再,又。
(7)副词。姑且;暂且。
(8)副词。尚且。
(9)副词。即,就。
(10)副词。岂,难道。
(11)副词。犹何。表示反诘。
(12)副词。尚;还。
(13)连词。连接两个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约相当于“又……又……”。
(14)连词。连接两个动词,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
(15)连词。而且;并且。表递进。
(16)连词。还是,或者。表选择。
(17)连词。却;但是。表转折。
(18)连词。与,及。表并列。
(19)连词。若,如果。表假设。
(20)连词。即使,纵然。表让步。
(21)助词。用在句首,表示提挈,犹夫。
(22)通“”。取,拿。
(23)姓。春秋吴有且姚。见《左传·哀公十二年》。
[②][jū]
[《廣韻》子魚切,平魚,精。]
(1)多貌。
(2)恭敬貌。《诗·周颂·有客》:“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毛传:“萋且,敬慎貌。”一说,众盛貌。马瑞辰通释:“萋、且雙聲字,皆以狀從者之盛……且與居同部義近。且且猶言裾裾。”《荀子》楊倞注:“裾裾,盛服貌。草之盛曰萋萋,服之盛曰裾裾,人之盛曰萋且,其義一也。”
(3)犹俱,都。
(4)承籍。
(5)助词,用于句末,犹啊。
(6)用于人名、地名。如《汉书·高帝纪上》有龍且、《地理志上》有且蘭。
(7)通“”。
(8)通“”。见“2泄”。
[③][zǔ]
1”的古字。
[④][cú]
[《集韻》叢租切,平模,從。]
(1)通“”。(1)往。《诗·郑风·溱洧》:“女曰:'觀乎!'士曰:'既且。'”陆德明释文:“且音徂,往也。”(2)犹存,思念。《诗·郑风·出其东门》:“雖則如荼,匪我思且。”陆德明释文:“且音徂,《爾雅》云:存也。”一说为语助词。见朱熹《集传》。
(2)通“”。见“且4苴”。

说文解字
拼音:qiě ; jū ;
解释:【卷十四】【部】薦也。从几,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凡之屬皆从。子余切。又,千也切〖注〗????、????,古文。
古汉语字典

且古汉语字典解释

qiě
〈副词〉将要;将近。
《游褒禅山记》:“不出,火尽。”
〈副词〉;姑
《梦游天姥吟留别》:“放白鹿青崖间。”
〈副词〉尚;
鸿门宴》:“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连词〉又;一边……一边。表示并列关系。
《伐檀》:“河水清涟漪。”
《中山狼传》:“先生仓卒以手搏之,却。”
〈连词〉;况。表示递进关系。
《烛之武退秦师》:“君尝为晋君赐矣。”
《赤壁之战》:“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人,久已疲矣。”
〈连词〉即使;即或。表示假设关系、让步关系。
《廉颇蔺相如列传》:“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连词〉或者;还是。表示选择关系。
《史记·李将军列传》:“岂吾相不当侯也?固命也?。”
字源演变
  • 秦系簡牘
  • 且
  • 「且」 睡.法4
  • 甲骨文
  • 且
  • 「且」 甲249|合21106
  • 說文
  • 且
  • 「且」 說文‧且部
  • 甲骨文
  • 且
  • 「且」 後2.38.6|合32881
  • 楷書
  • 且
  • 「且」
  • 金文
  • 且
  • 「且」 小臣艅犀尊|商代晚期|集成5990
  • 金文
  • 且
  • 「且」 且壬尊|商代晚期|集成5512
  • 楚系簡帛
  • 且
  • 「且」 望2.7
  • 金文
  • 且
  • 「且」 鳥丙己且觚|商代晚期|集成7079
  • 甲骨文
  • 且
  • 「且」 甲2351
字形对比
  • 且
  • 内地
  • 且
  • 台湾
  • 且
  • 日本
  • 且
  • 韩国
  • 且
  • 香港
异体字
  • 且
  • 且
带该字的诗句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唐朝·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唐朝·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唐朝·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唐朝·王维《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唐朝·高适《塞下曲(结束浮云骏)》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唐朝·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唐朝·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唐朝·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朝·王勃《滕王阁序》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先秦·佚名《孔雀东南飞 (为焦仲卿妻作)》

含该字的男孩名字
濮且胜
含该字的女孩名字
秦且逸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与该字同部首的字
与该字同笔画的字
与该字同五行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