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帆船。帆樯。帆板。
详细字义
◎ 帆 fān
〈动〉
张帆行驶 [sail]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韩愈《除官赴阙》
词性变化
◎ 帆 fān
〈名〉
(1) 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 [sail]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又如:扬帆;帆力(帆受风时的推动力);帆势(帆篷张挂之势);帆楫(船帆和桨)
(3) 靠帆推进的船舶[sailing ship]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4) 又如:帆舶(船舶);帆海(船行于海)
[①][fān]
[《廣韻》符切,平凡,奉。]
(1)挂在船桅上的篷,可以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2)借指帆船。
[②][fàn]
[《廣韻》扶泛切,去梵,奉。]
(1)指旗、帆等物受风吹拂。
(2)指船张帆航行。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朝·李白《望天门山》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唐朝·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唐朝·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柳拂兰桡花满枝,石城城下暮帆迟。—— 唐朝·鱼玄机《过鄂州》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唐朝·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江村秋雨歇,酒尽一帆飞。—— 唐朝·李白《送客归吴》
高楼人去碧天长,点点帆迎落日黄。—— 清朝·高鼎《偶书》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唐朝·李商隐《木兰花》
学孔子尝闻俎豆,喜严陵不事王侯,百尺云帆洞庭秋。—— 元朝·张可久《红绣鞋·次崔雪竹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