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从前:昔者。昔人。往昔。今昔对比。
◎ 古同“夕”,夜。
详细字义
◎ 昔 xī
〈名〉
(1) (象形。象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本义:干肉)
(2) 同本义 [dried meat]
昔,干肉也。——《说文》
(3) 假借为“昨。”从前;过去(与“今”相对) [former times;the past]
二曰昔酒。——《周礼·酒正》。?
昔之人无闻知。——《书·无逸》
自古在昔。——《诗·商颂·那》
昔者,圣王之作易也。——《易·说卦传》
昔栾武子。——《国语·晋语》
昔人已乘黄鹤去。—— 唐· 崔颢《黄鹤楼》
昔自郡城。——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抚今追昔;今非昔比;今胜于昔;在昔(过去,从前);昔来(往日以来);昔士(古之贤人)
(5) 昨日 [yesterday]
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孟子·公孙丑下》。赵岐注:“昔者,昨天也。”
(6) 傍晚[sunset;dusk]
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庄子·齐物论》
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谷梁传·庄公七年》
其乐非特朝昔之乐也。——《史记·楚世家》
(7) 通“夕”。夜晚[evening]
通昔不寐矣。——《庄子·天运》
昔,夜也。——《广雅》
夏四月辛卯昔。——《谷梁传·庄公七年》
昔昔梦为国君……昔昔梦为人仆。——《列子·周穆王》
为一昔之期。——《左传·哀公四年》
[①][xī]
[《廣韻》思積切,入昔,心。]
亦作“1”。
(1)从前;过去。与“今”相对。
(2)昨天。
(3)久远;久旧。
(4)终了;末了。
(5)同“腊”。干肉。
(6)通“夕”。夜晚。
(7)通“作”。兴起。
(8)姓。汉有昔登。见《通志·氏族略四》引汉应劭《风俗通》。
[②][cuò]
[《集韻》倉各切,入鐸,清。]
(1)通“錯”。交错。
(2)通“措”。犹用。
【卷七】【日部】昔
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籒文从肉。思積切
昔,干肉。字形用殘肉状的昔”字用“
乾肉也。周禮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鄭云。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若今涼州烏翅矣。腊,小物全乾者。鄭意大曰乾肉。小曰腊。然官名腊人。則大物亦偁腊也。故許渾言之。从殘肉。謂????也。象形。日㠯晞之。昨之殘肉。今日晞之。故从日。鄭注腊人云。腊之言夕也。此可證周禮故作昔字。後人改之。㫺者古文。籒文增肉作????。於義爲短。昔肉必經一夕。故古叚昔爲夕。穀梁經辛卯昔恆星不見,左傳爲一昔之期,列子昔昔夢爲君皆是。又引伸之則叚昔爲昨。又引伸之則以今昔爲今古矣。今古之義盛行而其本義遂廢。凡久謂之昔。周禮。昔酒。鄭云。今之酋久白酒。周語。厚味實腊毒。韋云。腊,亟也。讀若酋昔酒焉。味厚者其毒亟也。韋意久與亟義相成。積之久則發之亟。思積切。古音在五部。與俎同意。爼从半肉。且薦之。㫺从殘肉。日晞之。其作字之恉同也。故曰同意。????,籒文从肉。今隷作腊,專用諸脯腊。〖注〗????,????,同????。又????,同㫺(昔)。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昔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唐朝·杜甫《登岳阳楼》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宋朝·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宋朝·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明朝·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宋朝·陆游《读书》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唐朝·韦庄《长安清明》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南北朝·萧子显《春别诗四首·其三》
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宋朝·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宋朝·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唐朝·孟郊《登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