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zhāo ㄓㄠ)夕相处(chǔ ㄔㄨˇ)。
◎ 泛指晚上:前夕。除夕。一夕谈。
详细字义
◎ 夕 xī
〈名〉
(1)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2) 同本义 [sunset;dusk]
夕,莫也。——《说文》
日之夕矣。——《诗·王风·君子于役》
日东则景夕多风。——《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
初昏为夕。——《书·洪范·五行》注
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周礼·地官·司市》
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宋· 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夕晖(夕阳的余晖);朝发夕至;夕霭(黄昏的云气);夕市(傍晚进行的集市贸易)
(4) 夜 [evening;night]
今夕何夕。——《诗·唐风·绸缪》
以永今夕。——《诗·小雅·白驹》
朝而不夕。——《左传·成公十二年》
以朝夕燕出入。——《周礼·道仆》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易·乾》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5) 又如:朝乾夕惕(形容终日勤奋工作,戒勉不已);终夕不寝;通夕不寐;终夕;风雨之夕;住宿一夕;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前夕
(6) 指一年的最后一季或一个月的下旬 [last period]
晡时至黄昏为日之夕;下旬为月之夕;自九月尽至十二月为岁之夕。——《洪范·五行传》注
月夕卜宅。——《荀子·礼论》
(7) 通“汐”。晚潮 [nighttide;erening tide]
官赋轨符,乘四时之朝夕。——《管子·国蓄》
词性变化
◎ 夕 xī
〈动〉
傍晚朝见君主[have an audience with an emperor in the evening]
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柳宗元《朝日说》
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左传·成公十二年》
[①][xī]
[《廣韻》祥易切,入昔,邪。]
(1)傍晚,日暮。
(2)西面;西方;山的西面。
(3)谓向西;偏西。
(4)古代指傍晚晋见君王。
(5)指傍晚拜见尊长。
(6)夜。
(7)指一年的末季或一月的下旬。亦指每月之末。
(8)指古代帝王祭月的仪式。参见“夕月”。
(9)斜。参见“夕室”。
(10)量词。
(11)姓。三国蜀有夕斌。见《通志·氏族五》。
[②][yì]
(1)通“亦”。
(2)通“射”。
【卷七】【夕部】夕
莫也。从月半見。凡夕之屬皆从夕。祥易切
夕,太阳下山。字形依据“月”字变形,像月亮半隐半现。所有与夕相关的字,都采用“夕”作边旁。
????也。????者,日且冥也。日且冥而月且生矣。故字从月半見。旦者,日全見地上。????者,日在茻中。夕者,月半見。皆會意象形也。从月半見。祥易切。古音在五部。凡夕之屬皆从夕。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夕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宋朝·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宋朝·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
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元朝·张埜《夺锦标·七夕》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明朝·陈霆《踏莎行·晚景》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明朝·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 宋朝·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唐朝·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魏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宋朝·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宋朝·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