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拼音:shǔ
  • 部首:虫(虫字旁)
  • 总笔画:13
  • 康熙字典笔画:13
  • 86五笔:LQJU
  • 98五笔:LQJU
  • 笔顺:竖折竖竖横撇折竖折横竖横捺
  • 结构:上下结构
  • 汉字五行:金
起名数据参考
名字中含该字的性别分布
含蜀字的姓氏比例
基本解释

◎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蜀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蜀客(旅游蜀地的人)。蜀椒。蜀绣(四川出产的刺绣)。蜀锦。得陇望蜀。
◎ 中国朝代名:蜀汉。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shǔ 
〈名〉
(1) (象形。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本义:蛾蝶类的幼虫。后作“”)
(2) 同本义 [caterpillar]
蜀,葵中蚕也。——《说文
蜎蜎者蜀。——《·东山》。传:“桑蚕也。”
欲小则化为蚕蠋。——《管子·水池》
鳣似蛇,蠶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蜀则毛起。——《韩非子
(3) 古族名、国名、郡名 [Shu nationality;Kingdom of Shu],在今四川一带
蜀,西僻之国也。——《战国策·秦策》
南取汉中,西举 巴、 蜀。—— 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蜀江(蜀郡之内的江河);蜀魄(杜鹃鸟的代称。传说蜀君杜宇死后,他的魂魄化作杜鹃鸟);蜀王春恨(传说杜鹃春天啼鸣时声音悲切,以致嘴角流血);蜀郡(秦灭古蜀国,始置蜀郡);蜀都(古代蜀国的都城);蜀帝(泛指蜀的君主);蜀叟(古族名。叟中一支);蜀中(蜀,古国名,为秦所灭。有今四川省中部地。因泛称蜀地为“蜀中”);蜀王(蜀国的君王);蜀罗(蜀中织造的轻罗);蜀道(蜀中的道路);蜀栈(蜀中的栈道);蜀本(宋时蜀中刻印的书);蜀山(蜀地山岳的泛称);蜀川(蜀地的川流);蜀茶(蜀地所产的茶);蜀客(指旅居在外的蜀人);蜀国(泛指蜀地)
(5) 朝代名 [Shu Dynasty]。三国时蜀汉的简称。旧地在今四川、云南、贵州一带
蜀兵伤者极多。——《三国演义·失街亭》
(6)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 [another name for Sichuan Province]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7) 又如:蜀刀(四川出产的小刀);蜀桐(蜀地所产的桐木);蜀都(古时四川称为蜀,蜀都指今四川省成都市)

汉语字典

[①][shǔ]
[《廣韻》市玉切,入燭,禪。]
(1)“”的古字。蛾蝶类的幼虫。
(2)一;独。
(3)专指孤峰独秀的山。
(4)祭器。《管子·形势》:“抱蜀不言,而廟堂既修。”尹知章注:“抱,持也。蜀,祠器也。君人者但抱祠器以身率道,雖復静然不言,廟堂之政,既以修理矣。”一说此蜀仍为孤独之义。见清李调元《卍斋琐录》卷八。
(5)古族名、国名。分布在今四川西部。相传最早的首领名蚕丛,称蜀王。公元前316年归并于秦,秦于其地置蜀郡。
(6)古邑名。
(7)古地名。春秋时鲁地。故址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西。
(8)朝代名。蜀汉的简称。汉末,刘备据益州称帝,国号汉,后为魏所灭。史称蜀汉(公元221-263年)。
(9)朝代名。五代时王建据东西二川,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为後唐所灭。史称前蜀(公元907-925年)。
(10)朝代名。後唐孟知祥在蜀,封蜀王,自称帝,国号蜀,为宋所灭。史称後蜀(公元934-965年)。
(11)四川省的简称。

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蜀

【卷十三】【虫部】

葵中蠶也。从虫,上目象頭形,中象其身蜎蜎。《詩》曰:“蜎蜎者。”市玉切

蜀说文解字白话版

,葵中蚕虫。字形采用“虫”作边旁,字形上部的“目”像头形,中段像它的身子蜎蜎。《诗经》上有诗句唱道:“身子蜎蜎弯曲的是虫。”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葵中蠶也。葵爾雅釋文引作桑。詩曰:蜎蜎者蠋,蒸在桑野。似作桑爲長。毛傳曰:蜎蜎,蠋皃。蠋,桑蟲也。傳言蟲,許言蠶者,似蠶也。淮南子曰:蠶與相類,而愛憎異也。桑中蠹卽蝤蠐。从虫,上目象頭形,中謂勹。象其身蜎蜎。市玉切。三部。《詩》曰:“蜎蜎者。”豳風文。今左旁又加虫,非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蜀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古汉语字典

蜀古汉语字典解释

shǔ
〈名词〉周代诸侯国,在今四川成都一带。【又】地域名,在四川一带。
〈名词〉朝代名(公元221-263年)。三国之一,在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以及陕西汉中一带,又称“汉”,第一代君主是刘备。【又】朝代名(公元907-925年)。五代时王建所建,史称前【又】朝代名(公元934-965年)。后唐孟知祥所建,史称后
字源演变
  • 說文
  • 蜀
  • 「蜀」 說文‧虫部
  • 秦系簡牘
  • 蜀
  • 「蜀」 睡.封47
  • 楚系簡帛
  • 蜀
  • 「蜀」 郭.老甲.21
  • 金文
  • 蜀
  • 「蜀」 班簋|西周早期|集成4341
  • 楷書
  • 蜀
  • 「蜀」
  • 甲骨文
  • 蜀
  • 「蜀」 H11:68
字形对比
  • 蜀
  • 内地
  • 蜀
  • 台湾
  • 蜀
  • 日本
  • 蜀
  • 韩国
  • 蜀
  • 香港
异体字
  • 蜀
带该字的诗句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唐朝·杜甫《览物》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 宋朝·梅尧臣《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宋朝·黄庭坚《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唐朝·贯休《春送僧》

蛮旗似火行随马,蜀妓如花坐绕身。—— 唐朝·白居易《寒食日寄杨东川》

使星上三蜀,春雨沾衣襟。—— 唐朝·刘禹锡《酬冯十七舍人宿卫赠别五韵》

逆旅中过寒食,见点点残红飞絮白,夕阳影里啼蜀魄。—— 明朝·施耐庵《戏文·幽闺记》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鳩。—— 唐朝·元稹《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 唐朝·李涉《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唐朝·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含该字的男孩名字
喻蜀明 陈蜀江 鲁蜀 轩辕蜀折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与该字同音的字
与该字同部首的字
与该字同笔画的字
与该字同五行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