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棠梨〕a.落叶乔木,果实略呈球形。可以用作嫁接各种梨的砧木;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亦称“杜梨”。
◎ 姓。
详细字义
◎ 棠 táng
(形声。从木,尚声。本义:乔木名) 同本义。甘棠,有红、白两种。白棠即棠梨 [birchleaf pear]
棠,牡曰棠,牝曰杜。——《说文》
野棠开尽飘香玉。——李洞《绣岭宫词》
[①][táng]
[《廣韻》徒郎切,平唐,定。]
(1)木名。有赤白两种。赤棠木理坚韧,实涩无味;白棠,亦称甘棠、棠梨,实似梨而小,可食,味甜酸。
(2)指其果实。
(3)见“棠棠”。
(4)通“樘”。车樘。
(5)通“塘”。
(6)古地名。春秋鲁邑。
(7)古地名。春秋齐邑。
(8)古地名。春秋楚地。
【卷六】【木部】棠
牡曰棠,牝曰杜。从木尚聲。徒郎切
牡曰棠。牝曰杜。艸木有牡者,謂不實者也。小雅云。有杕之杜。有皖其實。此牝者曰杜之證也。陸機詩疏曰。赤棠與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惡。子白色爲白棠,甘棠。少酢滑美。赤棠子澀而酢無味。俗語云。澀如杜是也。依陸說是棠杜皆有子。然種類甚多。今之海棠皆華而不實。葢所謂牡者曰棠也。从木。尚聲。徒郎切。十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棠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宋朝·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宋朝·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朝·陈与义《春寒》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宋朝·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 明朝·宋徵舆《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
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 宋朝·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宋朝·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唐朝·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宋朝·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元朝·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