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中无云或云很少:晴天。晴朗。晴和。晴丽。晴爽。晴碧。晴雨表。
详细字义
◎ 晴
夝 qíng
〈形〉
(1) (形声。从日,青声。青古指蓝色,也有表意作用。《说文》作“夝”。意思是夜间(夕)雨止,出现星星。本义:雨止无云,天气晴朗) 同本义 [clear;fine;cloudless]
夝,雨而夜除星见也。从夕,生声。夜曰夕生。——《说文》
夝,雨止无云也。——《苍颉篇》
天,夝而见景星。——《汉书·天文志》
微雨新晴,六合清朗。——潘岳《闲居赋》
晴川历历汉阳树。——唐· 崔颢《黄鹤楼》诗
冬夏晴雨。——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为晴雪所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2) 又如: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放晴(阴雨后转晴);晴川(晴天下的江面);晴日(晴天);晴昊(晴空);晴雪(天晴后的积雪);晴虚(晴空。虚,太空)
[①][qíng]
[《廣韻》疾盈切,平清,從。]
“夝1”的今字。亦作“暒1”。
(1)雨雪等停止,天空无云或少云。
(2)比喻泪干或泪止。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宋朝·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宋朝·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明朝·王守仁《春晴》
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宋朝·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 唐朝·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朝·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 唐朝·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宋朝·曾几《三衢道中》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唐朝·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宋朝·王安石《初夏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