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中无云或云很少:晴天。晴朗。晴和。晴丽。晴爽。晴碧。晴雨表。
详细字义
◎ 晴
夝 qíng
〈形〉
(1) (形声。从日,青声。青古指蓝色,也有表意作用。《说文》作“夝”。意思是夜间(夕)雨止,出现星星。本义:雨止无云,天气晴朗) 同本义 [clear;fine;cloudless]
夝,雨而夜除星见也。从夕,生声。夜曰夕生。——《说文》
夝,雨止无云也。——《苍颉篇》
天,夝而见景星。——《汉书·天文志》
微雨新晴,六合清朗。——潘岳《闲居赋》
晴川历历汉阳树。——唐· 崔颢《黄鹤楼》诗
冬夏晴雨。——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为晴雪所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2) 又如: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放晴(阴雨后转晴);晴川(晴天下的江面);晴日(晴天);晴昊(晴空);晴雪(天晴后的积雪);晴虚(晴空。虚,太空)
[①][qíng]
[《廣韻》疾盈切,平清,從。]
“夝1”的今字。亦作“暒1”。
(1)雨雪等停止,天空无云或少云。
(2)比喻泪干或泪止。
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唐朝·刘禹锡《柳花词三首》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宋朝·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唐朝·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明朝·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唐朝·李益《宫怨》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宋朝·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 清朝·董以宁《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读《巫山一段云》)》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唐朝·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宋朝·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宋朝·陈与义《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