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吃俭用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shěng chī jiǎn yòng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省;不能读作“xǐnɡ”。
成语释义
原指减少粮食消耗;节省费用开支。后指吃的用的都很节俭;形容过日子非常节省。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虽不及得富盛之时,却是省吃俭用,勤心苦胝,衣食尽不缺了。”
成语用法
省吃俭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辩形
省吃俭用与“节衣缩食”都可形容节俭;但省吃俭用比“节衣缩食”语义范围广。
成语造句
1.那些找不到体面的稳定工作的人面对的是对省吃俭用供儿子读书感到忿恨的父母。
2.每一天,无数家庭通过省吃俭用以维系生活。
3.经过几个月的省吃俭用,克劳迪亚有了点钱,她把钱藏在冰箱里。
4.人们正在停止那些靠着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维持住的生意。
5.这个指望落了空,如今省吃俭用已经太迟了。
成语翻译
英语:be economical in everyday spending
日语:倹約な生活をする
俄语:жить экономно
德语:sehr sparsam leben <sich jeden Bissen (od. den letzten Bissen) am (od. vom) Mund absparen
法语:vivre frugalement <réduire (les dépenses)>
字义分解
◎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 节省,不浪费:俭省。俭朴。勤俭。克勤克俭。
◎ 贫乏,歉收:俭月。俭岁。俭腹(腹中空虚,喻知识贫乏)。
◎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用。用心。用兵。用武。
◎ 可供使用的:用品。用具。
◎ 进饭食的婉辞:用饭。
◎ 花费的钱财:费用。用项。用资。
◎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用。有用之才。
◎ 需要(多为否定):不用多说。
◎ 因此: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