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惑不解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dà huò bù jiě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解;不能读作姓解的“xiè”;也不读解送的“jiè”
成语释义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成语用法
大惑不解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质问的场合。
成语辩形
大惑不解和“百思不解”;都表示对某事有疑惑;反复思考也不能理解。但“百思不解”偏重指从各个方面和不同角度进行思索仍然不理解;大惑不解偏重指十分疑惑而不理解;而且常含有“不满或质问”的意思。
成语造句
1.江南雁拧着眉头,大惑不解“你究竟是怎么来到我们世界的呢?”。
2.秦尘却也大惑不解,自己只不过是试图运转功法,学习武道罢了,却未曾想到那青元劲竟然会激发体内的小青山。
3.一些科学家对西方国家暴力犯罪数量最近出现下降感到大惑不解,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许多潜在的罪犯沉湎于屏幕,以致不愿意出门。
4.但接下来大林又在饲料中加入了过量的蓝矾,看着一边大惑不解的李副馆长,大林笑了,说你老兄是不是经常听养殖户抱怨猪拉稀,消化不好,饲料转化率低呀。
5.吴尘顿时大惑不解“什么意思?休戚与共?”。
成语翻译
英语:be in a puzzle
日语:理解(りかい)に苦(くる)しむ
法语:doute qu'on ne peut résoudre <mystère>
成语谜语
细小疑问能回答(打一成语) | 困极和衣卧(打一成语)
字义分解
◎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 古通“泰”。
◎ 剖开,分开:解剖。分解。瓦解。解体。
◎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
◎ 除去,除,废除,停止:解放(a.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b.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
◎ 溶化:溶解。解冻。
◎ 讲明白,分析说明: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
◎ 懂,明白:理解。见解。
◎ 调和,处理: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
◎ 高兴,开心:解颜而笑。
◎ 排泄:解手。
◎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 演算方程式:解方程。
◎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
● 解
xiè ㄒㄧㄝˋ
◎ 古同“懈”,松弛,懈怠。
◎ 古同“邂”,邂逅。
◎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卖解的。跑马卖解。
◎ 〔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