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于流长,此中最能显示这一点的便是汉字了,除了汉字以外,伴随着汉字出现的成语,历史也不妨说是悠长的,也是能显示出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的。尽管,现在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用不到成语,但无可否认的是,成语在历史上却是相当久远的。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守株待兔的意思,含义是什么。
“守株待兔”的基本解析
【成语读音】:shǒu zhū dài tù
【成语释义】: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守株待兔”的近义词
刻舟求剑 墨守成规
“守株待兔”的反义词
通达权变 通权达变
“守株待兔”的寓意、出处、典故
【成语出处】: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成语典故】:
含"守"字的成语及其释义
【守财奴】: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
【守约施搏】:谓所操者简易而施与者广大。语本《孟子 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守株缘木】:比喻不根据实际情况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守阙抱残】:见“守缺抱残”。
“守株待兔”造句
>> “守株待兔(if-you-build-it-they-will-come)”式的方法很难实现真正的重用。
>>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讥笑那些不想经过努力,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收获的人。
>> 你如果守株待兔,而不亲手去做,一定不会有什么收获。
>> 我们蒙召是要做属灵的领袖。但是现实里我们却只是怀着一种胆怯的愿望,守株待兔般地等待一个完美的女人出现然后两个人自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 警方守株待兔,歹徒自行落网。
关于“守株待兔什么意思,怎么读”就到这儿了,汉字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不过/然而成语的话,我们在生活中实在很少用到,不过在读书、看剧亦或是学习上,其实都是会认识到的,不过我们既然知道了这个成语,那么解析一下这个成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想要认识更多关于成语的相关内容,就一起来学一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