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语的字数多以四字为主,你知道溺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吗?知道溺字开头的成语的含义以及用法吗?那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吧。
以溺字为开头的成语
【溺心灭质】
«拼音»:nì xīn miè zhì
«释义»: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出处»:语出《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溺爱不明】
«拼音»:nì ài bù míng
«释义»:溺爱:十分宠爱。形容对子孙或晚辈过分宠爱,看不到他们的缺点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人莫知其子之恶”朱熹注:“溺爱者不明”
第四个字是溺的成语
【瓦查尿溺】
«拼音»:wǎ chá niào nì
«释义»:碎瓦和小便。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语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在乎?’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
«出处»:语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在乎?’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
【救火拯溺】
«拼音»:jiù huǒ zhěng nì
«释义»:见“救焚拯溺”。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己饥己溺】
«拼音»:jǐ jī jǐ nì
«释义»: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授手援溺】
«拼音»:shòu shǒu yuán nì
«释义»:授手:伸手;溺:淹没。伸手去救落水的人。比喻救援苦难的人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救饥拯溺】
«拼音»:jiù jī zhěng nì
«释义»:谓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出处»: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除暴安良,乃革命真谛;救饥拯溺,实吾辈天职。”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且熟练地运用成语,会显得此人很有文化素养、有水平、有口才。如果你也想成为这样的人,那么先从这篇溺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开始学习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