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不礼貌的招呼声。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嗟来之食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嗟;不能写作“蹉”或“磋”。
1.记者采访时,另外一名职务犯罪服刑人员姚志方写了一幅字“志士不饮盗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2.不受嗟来之食的老奶奶是很多人的榜样。
3.我饿了,有没有哪位好心人,给点嗟来之食。
4.因为这样的供养就如同嗟来之食,只会使父母在精神上受折磨。
5.偶然良心发现微感歉疚,问老公:你就不能有点骨气,不吃嗟来之食吗?
英语:a hand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