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每个宝宝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起名,更是宝宝人生中的头等大事。过去几年,由于千篇一律的起名套路,新出生宝宝的重名情况已经十分严重。如何起到一个顺心、顺眼、顺耳、顺意的好名字,就变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为了解决爸爸妈妈的这个小难题,我们利用专业的视角解读国学、音律、字形、语义等传统文化,让有寓意的好名字也能独树一帜。爸爸妈妈再也不用为选择好名字而发愁啦~

起名宜用字
属龙男孩起名宜用字
属龙女孩起名宜用字
百家姓小知识
常见姓氏 小众姓氏 复姓
赫连
姓氏起源

松姓起源比较有趣。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到泰山祭祀,在立石、封祠祀后下山途中,突遇大雨,而山上无处躲雨,于是秦始皇就立于松下躲雨。不久风息雨停,秦始皇认为这棵大树护驾有功,当场赏封该树为“五大夫”。此后当地就有人以“五大夫”———“松”为姓氏。松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一十六位。【源】 ①相传秦始皇遇雨避松下,封松为五大夫,后人因以为氏(15,17,60)。亦见《姓苑》(6,12)。②清时云南丽江府中甸厅土千总、石鼓(今丽江西北)土把总均为松氏,系藏族(253)。③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23)。【望】东莞(17,21,60,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松赟,隋时北海人,为石门府队正(15,21)。

基础信息
  • 拼音:sōng
  • 部首:木
  • 总笔画:8
  • 繁体字:鬆
  • 得姓始祖:黄帝孙颛顼玄孙皋陶子伯益后人
  • 分布省份:山东
  • 百家姓位置:第216位
姓氏起源

赫连姓为少数民族姓氏。十六国时,南匈奴铁弗部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赫赫连天,以赫连为姓氏。赫连姓发源于我国西北,以盛乐(今山西祁县)、渤海(今渤海湾沿岸)为郡望。赫连姓历史人物有赫连韬,唐代才子,福建省漳浦人,有不羁之才。与莆田的陈黯、王肱等,合称为“闽中八贤”。赫连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七位。

基础信息
  • 拼音:hè lián
  • 繁体字:赫連
  • 得姓始祖:赫连勃勃
  • 分布省份:内蒙古、河北等地
  • 得姓方式:汉化改姓
  • 百家姓位置:第417位
姓氏起源

商汤。薄氏的始祖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大夫,据学者考证是商汤的后代,据《万姓统谱》记载,薄氏为商汤的后裔。古代的薄又叫薄城,就在今天的山东省曹县东南一带,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望族居于雁门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代县西北。故薄氏后人尊商汤为薄姓的得姓始祖。

基础信息
  • 拼音:pǔ
  • 部首:氵
  • 总笔画:13
  • 繁体字:溥
  • 得姓始祖:商汤
姓氏起源

顺姓源自芈姓,楚公族有顺氏。

基础信息
  • 拼音:shùn
  • 部首:页
  • 总笔画:9
  • 繁体字:順
  • 得姓方式:源自芈姓
姓氏起源

"周王朝初建时,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凡”地,建立了凡国,人称凡伯。他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氏。“凡” 地就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即北云门镇凡城村西北,现遗址犹存,但该姓较为少见,河南省项城市凡腰庄,凡冲村以及贾岭镇凡楼村是凡姓;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樊营村、小樊营,太和县倪邱镇樊路口村、小樊庄都是凡姓,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瓦坊乡小凡村几乎也都是姓凡;安徽省涡阳县樊桥村与樊小自然村村也几乎是姓凡。安徽省利辛县永兴镇凡马庄村,樊老家村,凡寨子也是凡姓。关于凡姓的来源,许多姓氏古籍均有记载:1.《姓解·一一三·乙部》:“凡,姬姓。” 《广韵·凡》、《姓氏急就篇·下》、《姓苑》的记载相同:“凡,姓。周公之子凡伯之后。” 《通志·二六·二以国为氏》记载的更为详细:“凡氏:周公第二子凡伯之后,为周畿内诸侯。皇甫谧谓:‘凡氏避秦乱,添水为泛’”。 山东省汶上县、河南省偃师市东石坝《姬氏志》均记载:“周公少子封于凡,以国为氏。” 《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曰:“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凡国故城在今河南辉县西南。”显然是黄帝后裔。2.笔误简化。另有部分樊姓人口因笔误或为求书写简单而改为凡姓。如萧姓和肖姓。"

基础信息
  • 拼音:fán
  • 部首:几
  • 总笔画:3
  • 繁体字:凡
  • 分布省份:湖南、天津等
  • 得姓方式:以国名为姓氏
姓氏起源

基础信息
  • 拼音:zhēn
  • 部首:王
  • 总笔画:9
  • 繁体字:珍
姓氏起源

百姓,姓氏名称,百姓望族居洛阳,起源分三支:一、出自上古,始祖为黄帝后人百倏。二、古高丽八姓之一,为百姓又一支。百姓发迹之处为河南南阳,现主要分布于北京、浙江、湖南、四川和重庆等地。

基础信息
  • 拼音:bǎi
  • 部首:白
  • 总笔画:6
  • 繁体字:百
  • 得姓始祖:栢皇氏、百丰、伯益、百里傒、摆言太。
  • 分布省份:北京、浙江等
  • 得姓方式:以先祖称号为氏
姓氏起源

宾氏家族最早起源于夏朝少康王时期(公元前1905-1884年),有3000多年历史,现以宾须为始祖,发展到现在有桂林松坡公系、玉林太的公系、贵港宥聚公系、肇庆守重公系、衡阳德诚公系、韩国宇光公系、株洲必达公系7大支系。

基础信息
  • 拼音:bīn
  • 部首:宀
  • 总笔画:10
  • 繁体字:賓
  • 得姓始祖:宾须
  • 分布省份:广西、湖南、广东、四川、重庆等
  • 百家姓位置:370位
姓氏起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史官仓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仓颉,为黄帝时期的史官,复姓侯刚,名仓颉,一名苍颉,是汉字的发明和创始人。在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著名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仓颉,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黄帝的助手。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仓颉,史皇氏,今河南南乐县西十八公里吴村人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颛顼部族人。他“生于斯,葬于斯”,故造书台北有仓颉陵墓。位史前传说人物,在中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籍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朝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尤其是汉朝的《纬书》又进而渲染,说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以后愈演愈神奇,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愁了:仅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黄帝赐封他为“仓”姓,以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之意。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2018年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仓颉庙,是中国境内仅存的纪念文字发明创造的庙宇,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白水县城东北三十五公里处的史官乡,地处黄龙山脉的南麓,地形南低北高,属较为平缓的塬坡地。庙东一里多为武庄村,相传仓颉生前曾在此村生活居住过;庙南一里余为史官村,是后人为纪念仓颉,以其官职为村名;庙西北方向约五里为地彭衙村,是古白水县衙所在地;庙西南方向约二十公里有扬武村,是仓颉的出生地。仓颉庙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汉延熹年间已有“建庙之举”并形成一定规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庙史已有一千八百余年,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据民间传说,则可上溯至黄帝时代。仓颉庙区占地十七亩,基本形状为长方形。庙墙内南北长一百四十余米,东西宽约四十八米,北边较南边略宽之,占地约十亩。仓颉庙内建筑,沿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为照壁、山门、东西戏楼、前殿、钟鼓楼、报厅、正殿、后殿及东西厢房,共计七十间。紧贴后殿为仓颉墓冢和墓园。庙内现存建筑年代多为元、明、清三朝代,其装饰华丽,地方色彩浓厚。仓颉庙内历代碑石众多,虽经战乱多有散失,现保存的仍有十八通,阵列于前殿之内。其中仓圣鸟迹书碑,字、碑均保存完好。石碑年代从东汉起,历魏、五胡十六国、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早期的有东汉延熹五年《仓颉庙碑》、是金石学上的珍品,五胡十六国时的《广武将军碑》、唐《仓公碑》、宋代《大宋仓公碑》等。近代有于右于仁先生、陶峙岳将军、朱庆澜将军题写的匾额、对联等留存于庙内殿堂之上。解放战争时期,西北人民野战军司令部在此整训干部。彭德怀、贺龙曾亲瞻庙容并严令保护,题写“保护文物古迹,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的命令。庙院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生长茂盛,东汉延熹五年之“仓颉庙碑”即载当时“庙内古柏郁郁葱葱”。共计有古柏46株,古槐十余株,枝叶覆盖交通,虬枝盘旋,各具姿态,因各得其名,分别名曰:“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奎星点元”、“青龙戏柏”、“兽龙戏牡丹”、“狮子”、“宝莲灯”、“龙爪柏”、“柏抱槐”等。其中的“奎星点元”为汉前古柏,高达十七米,树围七米二五。冢上还有一柏,枝杆四出轮流荣枯,称之为“转枝柏”,誉为奇观。庙内西南隅一古柏,中空生槐,槐长柏壁,抱槐生长,名“柏抱槐”。两树枝粗中茂,堪称庙内一景。庙院内古柏,整体树龄年代久远,树形奇异,与陕西黄陵、曲阜孔庙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柏树群。在仓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仓颉氏、苍颉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仓氏、苍氏,世代相传至2018年,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据史籍《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孔颖达疏:“恺,和也,言其和於物也”。在史籍《旧唐书·韦凑传》中记载:“八凯、五臣,良佐也。举八恺,无不时序,地平天成。”高辛氏的才子八人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即垂、益、禹、皋陶之伦,庭坚则皋陶之字,其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另外还有才子八人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世济其美,不陨其名。颛顼帝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无不时序,地平天成;又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此谓之八元、八恺,齐聚华夏之庭。至是臣下民众皆服。苍舒,为“八恺”之首,为人沉稳大度,智慧绝伦,曾指挥颛顼部落联盟在伊河岸边彻底击败共工,还发明了象棋。在苍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苍舒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仓氏、苍氏、舒氏等,皆世代相传至2018年。"

基础信息
  • 拼音:cāng
  • 部首:人
  • 总笔画:4
  • 繁体字:倉
  • 得姓始祖:舜帝、仓颉、仓舒
  • 分布省份:山东、河南等
  • 得姓方式:以先祖名字为氏
姓氏起源

源于子姓。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因氏。(《风俗通》)箕子名胥馀,商纣王叔父。

基础信息
  • 拼音:xiān
  • 部首:鱼
  • 总笔画:14
  • 繁体字:鮮
  • 得姓始祖:胥余(箕子)
  • 得姓方式:源于子姓
皇甫 端木
姓氏起源

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系周始祖后稷孙鞠陶的后代。后稷的孙子名陶,据说生而掌上有纹,颇像古文“鞠”字,于是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鞠姓。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鞠陶的后代鞠武为燕国大夫,其子孙后代以鞠武名字为姓氏。鞠姓早期在今陕西发展繁衍,其后望族居住于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如今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等地为多。鞠姓历史人物有鞠武,战国时燕国太子丹太傅。聪明智慧,善于发现人才,曾把荆轲推荐给太子。鞠嗣复,宋代大臣。为政期间体恤民情,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曾被方腊的农民起义军俘获,因他为百姓所称誉,故得以免死。鞠嗣复的政绩得到百姓的肯定,朝廷随后也升他当了州官。鞠钺,明代文登人,正德中与妻被敌所俘,至城南寺逼他投降,鞠钺严加拒绝而被杀,妻亦触石而死。副使令有司礼祭,碣其墓曰“双节”。鞠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九十位。【音】 鞠氏有Jū、Qū二音(17)。且源出不同,参见鞠(Qū)姓。【源】 ①系自姬姓。帝喾之子后稷,后稷之孙鞠陶,其支裔以字为氏(6,60)。②系自芈姓。楚公族之后有鞠氏,见《路史》(17)。③满、彝(130)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一作鞫(17)。【望】 汝南(17,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总人口0.02%。【人】 鞠武,春秋时燕太子丹之师(21)。

基础信息
  • 拼音:jū
  • 部首:革
  • 总笔画:17
  • 得姓始祖:鞠陶
  • 分布省份:辽宁,江苏,吉林等地
  • 得姓方式:以祖辈名字为姓氏
  • 百家姓位置:第390位
姓氏起源

宦姓来源当是意于仕宦,不以阉宦为姓。宦姓有关资料极少,为罕见姓氏。在江苏、贵州偶有所见,以浙江金华的东阳郡为郡望。宦姓历史人物有明朝人宦绩,字宗熙,永乐进士,擅写文章,又负气节,名重一时。宦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三十三位。【源】 见《姓苑》(60,62)。当取意于仕宦(60,62)。【望】 京兆(17,418),东阳,见《姓苑》(15,21,60)。【布】 浙江余姚(389)、江苏武进(314)、常州、上海嘉定(351)、安徽淮南(362)、四川武胜(321)、 云南镇雄(331)、新疆呼图壁(342)、台湾台南、台北、桃园(68,261)、湖北钟祥(388)、均县、浙江嘉兴等地均有此姓。【人】 宦绩,明时江阴人,永乐甲申进士,官终武昌府推官(15,21,24)。

基础信息
  • 拼音:huàn
  • 部首:宀
  • 总笔画:9
  • 繁体字:宦
  • 分布省份:江苏、湖北、河南等地
  • 得姓方式:以官称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333位
姓氏起源

逯姓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源自嬴姓,秦国公族有大夫封于逯邑,其后人以封邑名为姓。二是源自芈姓,东周时楚国公族有逯氏。逯姓发源于陕西、甘肃一带,以广平郡(河北鸡泽)、临河郡(山西永和)为郡望。逯姓历史人物有逯昂、逯湛、逯勉、逯端,宋朝人,皆聪明好学,俱中进士。逯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零四位。【音】 亦音逮(Dài)(17,80)。【源】 ①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公族之后(17,60,62)。②系自嬴姓。春秋时秦大夫封于逯,后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7,17,21)。③回族姓。【望】 广平(17,21,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逯普,汉时蒙乡侯,王莽纂位时为大司马(7,15)。

基础信息
  • 拼音:lù
  • 部首:辶
  • 总笔画:11
  • 繁体字:逯
  • 分布省份:安徽、重庆、北京等地
  • 得姓方式:以封地名为姓
  • 百家姓位置:第404位
姓氏起源

皇甫姓为以官名为姓氏。西周太师(高级武官)皇甫后代以“皇甫”为姓。皇甫姓早期居住在河南东部。望族居于安定郡(今宁夏固原)。皇甫姓历史人物有东汉皇甫嵩,因攻破黄巾军有功,领冀州牧,拜太尉,封槐里侯,名震天下。皇甫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一十八位。【源】 ①周太师皇甫之后(17,60,62)。 ②系自子姓。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为宋司徒,其孙南雍邮以王父字为氏,为皇父氏。其后避地奔鲁, 裔孙皇父鸾,汉初自鲁徙茂陵(故城在今陕西兴平东北),改皇父氏为皇甫氏(6,7,9,12,17)。【望】 京兆(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皇甫规, 西汉时安定朝那人,累官弘农太守,后为护羌校尉(7,17)。

基础信息
  • 拼音:huáng fǔ
  • 繁体字:皇甫
  • 得姓始祖:皇父鸾
  • 分布省份:四川、江苏、河南、内蒙古
  • 得姓方式:以先祖名字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18位
姓氏起源

端木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春秋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端木赐。他的后代有一部分以父名为姓,遂有端木姓。二是为回族复姓之一。端木姓早期活动于河南一带。端木姓历史人物有端木赐,字子贡,春秋时卫国学者,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能言善辩,又善于经商,富甲一方。端木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四十七位。【源】 春秋时孔子弟子端木赐之后(17,60,62)。【变】后有改为端氏、木氏者(69)。【望】东鲁(17,60,418)。【布】山西平陆(298)、上海嘉定(351)、陕西城固(383)、江苏武进(314)、湖南长沙(236)、台湾(64,68,261)、河南洛宁(294)、南乐、宁夏银川、北京、浙江丽水、安徽等地均有此姓。【人】端木孝思、明初为史官,善属文、尤工书法(21)。

基础信息
  • 拼音:duān mù
  • 繁体字:耑木
  • 得姓始祖:端木赐(子贡)
  • 分布省份:江苏、上海、山东
  • 得姓方式:以先祖名字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47位
姓氏起源

缑姓来源于地名。西周有卿士大夫因功受封于缑邑,后失邑,子孙以原封邑名为姓。缑姓早期主要在今河南一带繁衍。缑姓历史人物有唐代长沙人缑仙姑,在衡山修道时,有灵鸟飞来为伴。每当有人来拜访,灵鸟事先预报来者姓氏,往往都很准确,传说她后来在九嶷山成仙而去。缑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七十七位。

基础信息
  • 拼音:gōu
  • 部首:纟
  • 总笔画:12
  • 繁体字:緱
  • 得姓始祖:滑伯(缑侯)、缑王、渴侯氏、尉迟恭
  • 分布省份:河南、甘肃、山东、山西
  • 得姓方式:汉化改姓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77位
姓氏起源

况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周初,舜后人被封于况地,后代便以封地名为姓。二是源自荀子后人。荀子名荀况,后人有以祖名为姓者。况姓早年分布在四川部分地区,现主要居住在江西。况姓历史人物有况周颐,近代词人,晚号蕙风词隐,为晚清四大家之一,精于词论,著有《蕙风词话》五卷,对后世词论研究有很大影响。况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七十九位。【源】 ①三国时蜀汉况长宁之后,见《三国志》(60,62)。②明时苏州府知府况钟,原姓黄氏(60)。【望】 庐江(17,21,418),后江(261)。【变】 亦作況(21,60)。【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况逵,元时庐江人,高安县令(21,24)。

基础信息
  • 拼音:kuàng
  • 部首:冫
  • 总笔画:7
  • 繁体字:況
  • 得姓始祖:况钟
  • 分布省份:贵州、云南等地
  • 得姓方式:以国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79位
姓氏起源

佘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秦国大夫余之后,由余姓转化而来。二是相传汉代有佘山,居民有以山名为姓者。佘、余两姓可能同出一源。佘姓早期主要繁衍于新安(今安徽歙县)。唐宋年间,福建、江西、江苏、湖南、广东都有佘姓居住。佘姓历史人物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北宋佘太君,其夫杨继业曾率杨家将镇守雁门关,抗击契丹入侵,后为国殉职,杨门一家只剩孤寡十三人,由佘太君率领御敌,传为一时美谈。佘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九位。【源】 ①春秋时齐大夫之后有佘氏,见《姓源》(17)。②佘丘氏所改(62)。③古有余字,无佘字,余之转音为蛇,见《姓氏寻源》(26,60,62)。故佘氏出自余姓。④蒙古姓(344)。【变】 唐时集贤院学士佘钦,后改姓余(21)。【望】 南昌(17,21),雁门(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等4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佘姓人口77%。【人】 佘文集,隋时考功主事,洛阳人(12,21)。

基础信息
  • 拼音:shé
  • 部首:人
  • 总笔画:7
  • 繁体字:佘
  • 得姓始祖:吴万邦、佘显(吴显)、佘兴(吴兴)
  • 分布省份:江西、江苏、湖南、广东等地
  • 得姓方式:以先祖名号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89位
姓氏起源

墨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源自炎帝后裔墨如之后。二是改姓。由商代孤竹君后代墨胎氏改姓而来。三是春秋宋成公有子墨台,其后人以先祖字为姓。墨姓如今在山西、山东、河南、甘肃、安徽等地有少量分布。墨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他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墨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九十四位。【源】 ①夏禹之师有墨如(60,62)。当为墨姓之始。作〔墨如〕为复姓(21),误。②墨台氏,一作墨胎,后改为墨氏,见《姓考》(7,9,12,17,60)。③清满洲八旗姓墨佳氏后改为墨氏(180)。④彝族姓(130)。【源】 梁郡(17,60,418)。【布】 山西广灵(391)、河南卫辉(287)、山东惠民(382)、甘肃永昌(392)、陕西(92)、台湾台中(64)、安徽淮南(362)、利辛、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墨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创始人,相传原为宋大夫,后长期居住鲁国(9,17)。

基础信息
  • 拼音:mò
  • 部首:土
  • 总笔画:15
  • 繁体字:墨
  • 得姓始祖:墨胎允(伯夷) 、墨胎智(叔齐) 、子墨翟
  • 分布省份:陕西、四川
  • 得姓方式:以先祖名字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94位
姓氏起源

笪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汉代刘氏之后,为皇帝赐姓。二是源自少数民族,回族有笪姓。今江苏句容、镇江、南京,湖北应城等地有笪姓分布。笪姓历史人物有笪重光,曾任御史一职,为人刚正耿直。工书善画,精古文辞,有作品《书筏》《画筌》。笪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九十七位。【综】 ①音妲(Dá),建州(故治在今福建建瓯)多此姓,见《姓苑》(21,60,62)。②音Tà,清时江苏句容多此姓(60,62,80)。③音Dǎn,见《集韵》(80,81)及《清稗类钞,姓名类》(30)。④彝族姓(128)。【望】 建平(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笪深,宋时建平(故治在今安徽郎溪)人,举进士(11,12,17)。笪重光,清时江苏句容人,顺治时进士,官御史(61)。

基础信息
  • 拼音:dá
  • 部首:竹
  • 总笔画:11
  • 繁体字:笪
  • 分布省份: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
  • 得姓方式:改姓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97位
澹台 南门 羊舌 微生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南宫 第五
姓氏起源

澹台姓始祖为孔子弟子灭明。一说春秋时孔子弟子名灭明,南游长江流域,居于澹台湖,遂以湖名命姓。另一说灭明居于澹台山,遂以山名命姓,取名澹台灭明。澹台姓早期活动在山东一带。望族居于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北)。澹台姓历史人物有澹台敬伯,东汉名士。相传曾拜薜汉名师学习韩诗,在所收弟子中为最知名的之一。澹台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二十一位。澹台,复姓。(见《康熙字典》)▲<春秋鲁>澹台灭明,武城人,孔子弟子。<汉>澹台敬伯,会稽人。

基础信息
  • 拼音:tán tái
  • 繁体字:澹檯
  • 得姓始祖:澹台灭明
  • 分布省份: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台湾等地
  • 得姓方式:以地名为姓
  • 百家姓位置:第421位
姓氏起源

南门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夏朝末期,有管理南宫门的官吏,后代遂以官职为姓。二是先秦时居住在都城南门者,有人以南门为姓。南门氏早期分散居住在中原及周边地区。南门姓见诸史籍者极少,只有商汤时七个辅佐官之一的南门蝡。南门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六十九位。

基础信息
  • 拼音:nán mén
  • 繁体字:南門
  • 得姓始祖:南门蠕
  • 分布省份:河南、江苏、陕西
  • 得姓方式:以天文星座名称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69位
姓氏起源

羊舌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春秋时,晋靖侯之后突食邑于羊舌等地,称为羊舌大夫,其子孙于是以邑命姓。二是古代有人名李果,别人偷杀羊,将羊头送给他,他把羊头埋在地下。后偷窃事发,李果挖出羊头,羊舌还在,得以免罪,他于是以羊舌命姓。羊舌姓早期居住在山西洪洞、平阳等地。羊舌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晋国贤臣羊舌肸,博闻多见,能以礼让国。孔子称之为“遗直”。羊舌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七十三位。【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晋靖侯之后食采于羊舌邑,故为羊舌大夫,因以为氏(7,12,17,60)。又,春秋时晋武公伯侨之后,伯侨之孙突为羊舌大夫,因以为氏,见《宁晋县志》(21,63)。【望】 河东(17,60,418)。【布】 辽宁沈阳有此姓(91)。【人】 羊舌职,羊舌突之子,春秋时晋大夫(21)。

基础信息
  • 拼音:yáng shé
  • 繁体字:羊舌
  • 得姓始祖:羊舌突
  • 分布省份:辽宁、山西
  • 得姓方式:以封地为姓
  • 百家姓位置:第473位
姓氏起源

微生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周武王把微子封在宋,宋灭后,微子子孙以其名字为姓。二是鲁公族有微生氏,后人遂以之为姓。三是古代有人因生于微家,遂以微生为姓。微生姓望居鲁郡(今山东曲阜、泗水一带)。微生姓历史人物有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亦称尾生高。以信义正直而著称。《战国策·燕策》载:“信如微生,期而不来,抱柱而死。”微生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七十四位。【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公族有微生氏,见《路史》(60,62)。②系自子姓。以宋人名为氏。微生氏犹今人曰某生也(12,21)。一说,因生于微家,故以微生为氏(60,62)。一说,宋公族之后有微生氏(17)。【变】 即尾生氏(6,11,12)。【望】 鲁郡(17,418)。【布】 辽宁沈阳有此姓(91)。【人】 微生亩、微生高,春秋时鲁人(9,21)。

基础信息
  • 拼音:wēi shēng
  • 繁体字:微生
  • 得姓始祖:周文王
  • 分布省份:辽宁、山西
  • 得姓方式:以先祖名字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74位
姓氏起源

梁丘姓源自地名。齐国大夫食采于梁丘,其子孙遂以梁丘为姓。梁丘姓早期活动于山东,望族居于冯翊郡(今陕西大荔)。梁丘姓历史人物有梁丘贺,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开创者。历任大中大夫、给事中。宣帝时立为博士。梁丘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三位。【源】 春秋时齐景公之大夫食采于梁丘(故城在今山东城武东北梁丘山之南),因以邑为氏(4,6,12,17,60)。【变】 亦作〔梁邱〕(17)。【望】 齐郡(418)。【布】 辽宁沈阳有此姓(91)。【人】 梁丘贺,汉时山东诸县人,官少府(6,11,12)。

基础信息
  • 拼音:liáng qiū
  • 繁体字:樑丘
  • 得姓始祖:梁丘据
  • 分布省份:辽宁、山东
  • 得姓方式:以封邑名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83位
姓氏起源

左丘氏,源自春秋时鲁国左丘明之后。左丘姓发源于今山东临淄。左丘姓望族居于齐郡,相当于现在山东临淄一带。左丘姓历史人物有左丘明,春秋时著名史学家,儒学奠基人之一。相传曾著《左传》,为记载中国春秋历史的史学名著。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左丘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八十四位。【源】 春秋时鲁太史左丘明居左丘(故城在今山东临淄境),其后以居为氏,见《风俗通》(7,17,21,60)。【变】 亦作〔左邱〕(17,63)。【望】鲁郡(17,418)。【布】 今大陆仍有此姓(91)。

基础信息
  • 拼音:zuǒ qiū
  • 繁体字:左丘
  • 得姓始祖:左丘明
  • 分布省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
  • 得姓方式:以居邑名称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84位
姓氏起源

东门姓主要源自地名。春秋时,鲁庄公之子公子遂,因居于鲁都曲阜城东门,人称东门襄仲,其后代子孙遂以为姓。东门姓今在河南光山等地有少量分布。东门姓历史人物有东门京,西汉人,善相马,曾向皇帝进献过铸造铜马的模型,这一模型相当于近代马匹外形学的良马标准型。汉武帝诏令立铜马于鲁班门外,改鲁班门名为金马门。东门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五位。

基础信息
  • 拼音:dōng mén
  • 繁体字:東門
  • 得姓始祖:东门襄仲
  • 分布省份:河南、黑龙江
  • 得姓方式:以祖号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85位
姓氏起源

西门姓源自地名。郑国大夫(一说齐大夫)居于西门,其后人遂以西门为姓。西门姓发源于今陕西华县东南一带。望族居梁郡(今河南商丘南一带)、魏郡(今河北魏县、河南浚县、山东冠县之间地区)。西门姓历史人物有西门豹,战国时魏国政治家。魏文侯时任邺令,革除了当地“河伯娶妇”的旧俗。组织人民开凿水渠,变水害为水利,使邺地成为富庶地区。西门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八十六位。

基础信息
  • 拼音:xī mén
  • 繁体字:西門
  • 得姓始祖:西门豹
  • 分布省份:北京、上海、湖北等地
  • 得姓方式:以居邑名称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86位
姓氏起源

南宫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周文王“八士”之一有南宫括,其后以南宫为姓。二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儿子仲孙闵,居住在南宫,他的后代遂以居住地地名命姓。三是春秋时鲁国有个叫阙的人,因居住在南宫,遂以南宫命姓。南宫姓郡望居于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一带)、鲁郡(今山东曲阜一带)。南宫姓历史人物有南宫括,周文王四友之一,辅佐周文王、武王兴国灭纣,功勋卓著。南宫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九十三位。姬姓,文王四友南宫子之后。(见《尚友录》)鲁有南宫阅,居南宫,因为氏。(见《世本》)孟僖子之后,或言文王四友南宫子之后。(见《通志·氏族略》)▲<春秋宋>南宫长万。<宋>南宫靖一,南昌人,号坡山主人。

基础信息
  • 拼音:nán gōng
  • 繁体字:南宮
  • 得姓始祖:南宫括
  • 分布省份:江西、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北京、香港等地
  • 得姓方式:以先祖名字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493位
姓氏起源

第五姓主要是以次第为姓。汉代将齐国贵族迁至京兆房陵,以次第为姓,有第一至第八。现在第五姓主要分布在陕西泾阳和旬邑。第五姓历史人物有第五伦,京兆长陵人,东汉光武帝后期举孝廉。历任会稽太守、蜀郡太守等职。章帝时官至司空,曾上书建议抑制外戚。为人质朴清俭,廉洁奉公。第五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五百零二位。【源】 系自妫姓。汉武帝徙齐诸田于园陵,以次第为氏,有第五氏,见《风俗通》(1,5,12,17,60)。【望】 陇西(17,21,418)。【布】 台湾台北(68,261)、山西蒲城等地均有此姓。【变】 后改为第氏(60)。【人】 第五伦,东汉时京兆长陵人,建武中会稽太守,章帝时官司空。(21,61)。第五规,明时陕西富平人,永乐举人(21,24)。

基础信息
  • 拼音:dì wǔ
  • 繁体字:第五
  • 得姓始祖:陈完
  • 分布省份:甘肃等地
  • 得姓方式:以谥号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502位
姓氏起名
热门男孩·女孩姓名
李文向(lǐ wén xiàng)♂ 刘圣锦(liú shèng jǐn)♂ 王致明(wáng zhì míng)♂ 刘梅堂(liú méi táng)♂ 谢振凯(xiè zhèn kǎi)♂ 谭艳(tán yàn)♀ 于潼(yú tóng)♀ 李莎(lǐ shā)♀ 孙红梅(sūn hóng méi)♀ 陈茜(chén qiàn)♀
李文向综合评分:92
姓名印象: 冷静 才华 杰出 豁达 美好

李文向的读音是lǐ、wén、xiàng,声调为上声、阳平、去声,音律优美,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字型为:上下结构、独体结构、半包围结构,字型优美,笔画搭配合理,利于书写和美观。

含“文向”的诗词
  •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宋朝 苏轼 《贺新郎·夏景》
  •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朝 刘方平 《代春怨》
  •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宋朝 张炎 《疏影·咏荷叶》
  •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清朝 蒋春霖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宋朝 陆游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含“文或向”的成语
刘圣锦综合评分:96
姓名印象: 优秀 外向 美好 毅力 豁达

刘圣锦的读音是liú、shèng、jǐn,声调为阳平、去声、上声,音律优美,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字型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字型优美,笔画搭配合理,利于书写和美观。

含“圣锦”的诗词
  •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宋朝 王安国 《清平乐·春晚》
  •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唐朝 李白 《战城南》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唐朝 白居易 《长恨歌》
  •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 李爽 《芳树(芳树千株发)》
  •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唐朝 皇甫冉 《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
含“圣或锦”的成语
王致明综合评分:94
姓名印象: 富贵 光明 明理 幸福 果断

王致明的读音是wáng、zhì、míng,声调为阳平、去声、阳平,音律优美,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字型为:独体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结构,字型优美,笔画搭配合理,利于书写和美观。

含“致明”的诗词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宋朝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宋朝 司马光 《客中初夏》
  • 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 —— 序灯 《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朝 李白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朝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含“致或明”的成语
刘梅堂综合评分:85
姓名印象: 善良 美丽 美德 外向 幽默

刘梅堂的读音是liú、méi、táng,声调为阳平、阳平、阳平,音律优美,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字型为:左右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字型优美,笔画搭配合理,利于书写和美观。

含“梅堂”的诗词
  •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宋朝 范成大 《喜晴》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朝 王安石 《梅花 / 梅》
  •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宋朝 韩元吉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宋朝 晏几道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宋朝 苏轼 《洞仙歌·咏柳》
含“梅或堂”的成语
谢振凯综合评分:85
姓名印象: 优秀 开朗 杰出 上进 外向

谢振凯的读音是xiè、zhèn、kǎi,声调为去声、去声、上声,音律优美,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字型为:左中右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结构,字型优美,笔画搭配合理,利于书写和美观。

含“振凯”的诗词
  •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唐朝 孟浩然 《送陈七赴西军》
  •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清朝 曹雪芹 《交趾怀古》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清朝 袁枚 《所见》
含“振或凯”的成语
谭艳综合评分:87
姓名印象: 善良 年轻 美丽

谭艳的读音是tán、yàn,声调为阳平、去声,音律优美,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字型为:左右结构、左右结构,字型优美,笔画搭配合理,利于书写和美观。

含“艳”的诗词
  • 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 ——清朝 孔夷 《南浦·旅怀》
  •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唐朝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
  • 艳歌余响,绕云萦水。 ——宋朝 苏轼 《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朝 赵嘏 《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唐朝 李白 《陌上桑》
含“艳”的成语
于潼综合评分:91
姓名印象: 豪爽 美好 浩大

于潼的读音是yú、tóng,声调为阳平、阳平,音律优美,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字型为:独体结构、左右结构,字型优美,笔画搭配合理,利于书写和美观。

含“潼”的诗词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唐朝 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
含“潼”的成语
李莎综合评分:91
姓名印象: 富贵 美好 美丽

李莎的读音是lǐ、shā,声调为上声、阴平,音律优美,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字型为:上下结构、上下结构,字型优美,笔画搭配合理,利于书写和美观。

含“莎”的诗词
  •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唐朝 李白 《秋思(春阳如昨日)》
孙红梅综合评分:99
姓名印象: 美丽 美德 爱国 善良

孙红梅的读音是sūn、hóng、méi,声调为阴平、阳平、阳平,音律优美,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字型为:左右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结构,字型优美,笔画搭配合理,利于书写和美观。

含“红梅”的诗词
  •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宋朝 王汝舟 《咏归堂隐鳞洞》
  •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唐朝 吴融 《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
  •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清朝 曹雪芹 《咏红梅花得“梅”字》
  •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朝 李白 《早春寄王汉阳》
  •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唐朝 张籍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含“红或梅”的成语
陈茜综合评分:84
姓名印象: 善良 外向 美丽

陈茜的读音是chén、qiàn,声调为阳平、去声,音律优美,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字型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字型优美,笔画搭配合理,利于书写和美观。

含“茜”的诗词
  • 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 ——宋朝 吴文英 《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男宝·女宝取名攻略
李梦南名字怎么样,李梦南的名字解释 指定字起名
李梦南名字怎么样,李梦南的名字解释
2024-04-27 10:56:12
韩晓芳名字解释,叫韩晓芳好不好? 指定字起名
韩晓芳名字解释,叫韩晓芳好不好?
2024-04-27 10:31:18
含疋字旁偏旁文雅的男性名字有哪些 偏旁部首起名
含疋字旁偏旁文雅的男性名字有哪些
2023-07-13 09:30:18
含雨字头部首有寓意的男生名字大全 偏旁部首起名
含雨字头部首有寓意的男生名字大全
2023-07-09 09:28:30
含齿字旁(齿)的汉字有哪些 偏旁部首起名
含齿字旁(齿)的汉字有哪些
2023-07-08 10:11:42
含王字旁偏旁文雅的女孩名字大全 偏旁部首起名
含王字旁偏旁文雅的女孩名字大全
2023-06-29 10:10:25
男宝·女宝英文取名攻略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