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拭,掸去:拂拭。拂尘。
◎ 轻轻擦过:拂晓。春风拂面。微风拂煦。
◎ 甩动,抖动:拂袖而去。
◎ 违背,不顺:忠言拂耳。拂逆。
详细字义
◎ 拂 bì
词性变化
◎ 拂 fú
〈名〉
(1) 拂拭的用具 [duster]
一妓有殊色,执红拂,立于前。——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传》
(2) 又如:拂尘(拂子,掸尘土或驱赶蚊蝇的用具)
(3) 另见 bì
[①][fú]
[《廣韻》敷勿切,入物,敷。]
(1)随击随过;掠击。
(2)斫。
(3)擦拭;掸除。
(4)引申为除去;排除。
(5)拂子,拂尘。
(6)掠过;轻轻擦过或飘动。
(7)为经过。
(8)触到;接近。
(9)振动;摇动;挥动。
(10)拔;标举。
(11)提携;照拂。
(12)展开;舒展。
(13)逆;违背。
(14)放置。
(15)提起,撩起。参见“拂衣”。
(16)装饰打扮。
(17)遮蔽。
(18)旧时妇女敛衽致敬的礼节。因其两手行礼像拂拭的动作,故称。
(19)弹琴指法之一。
(20)绘画笔法之一。
(21)脱粒用的农具。后称连枷。
(22)通“茀”。参见“拂拂”。
(23)通“怫”。参见“拂然”、“拂鬱”。
[②][bì]
[《集韻》薄宓切,入質,並。]
通“弼1”。
(1)辅佐。
(2)矫正;纠正。
[③][pì]
[《集韻》普密切,入質,滂。]
见“拂3汨”。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宋朝·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唐朝·李白《侠客行》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唐·李端《听筝》
细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 唐朝·韦庄《清平乐·春愁南陌》
柳拂兰桡花满枝,石城城下暮帆迟。—— 唐朝·鱼玄机《过鄂州》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唐朝·李贺《竹》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唐朝·杜甫《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唐朝·王勃《落花落》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唐朝·孟郊《游终南山》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唐朝·张旭《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