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我的:吾身。吾国。吾辈。
◎ 姓。
详细字义
◎ 吾 wú
〈代〉
(1) (形声。从口,五声。本义:我)
(2) 同本义 [I]
吾,我自称也。——《说文》
吾,我也。——《尔雅·释诂》
愿吾子之教之也。——《仪礼·士冠礼》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
莫吾知兮。——《楚词·屈原·涉江》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不吾知也。
(3) 按,在上古时代,“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别,吾不用于动词后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4) 又如:吾侪(我等,我辈,我们);吾当(我);吾侬(我);吾谁与归(我将从谁);吾爱(我所爱的人);吾兄(对朋友的称呼;称自己的兄长);吾祖(我的祖先);吾与(我的同伴、同伙);吾庐(我的住所);吾党(我的同乡;吾辈)
(5) 我们 [we]。如:吾匹(我类);吾曹(吾辈,吾俦,吾侪,吾等。我们);吾属(我等);吾伦(我辈);吾们(吾人。我们)
词性变化
◎ 吾 Wú
〈名〉
姓
◎ 吾 wú
〈动〉
通“御”。抵御 [resist]
厚攻则吾,薄攻则薄吾。——《墨子》
[①][wú]
[《廣韻》五乎切,平模,疑。]
(1)我,我们。表示第一人称。
(2)抵御。
(3)姓。三国吴有吾粲。见《三国志·吴志》本传。
[②][yú]
[《集韻》牛居切,平魚,疑。]
(1)见“吾2吾”。
(2)通“虞”。兽名用字。
(3)通“虞”。见“吾2丘”。
(4)通“魚”。参见“吾2山”。
[③][yá]
[《廣韻》五加切,平麻,疑。]
(1)见“吾3子”。
(2)地名用字。
【卷二】【口部】吾
我,自稱也。从口五聲。五乎切
吾,我,自称。字形采用“口”作边旁,“五”作声旁。
我自偁也。偁各本作稱。誤。釋詁曰。吾,我也。从口。五聲。五乎切。五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吾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唐朝·韩愈《醉留东野》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唐朝·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吾欲进孤舟,三峡水不平。—— 唐朝·孟郊《感兴》
他乡终日忆吾乡,及到吾乡值乱荒。—— 唐朝·杜荀鹤《自江西归九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先秦·孔子及弟子《论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先秦·孔子及弟子《论语》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宋朝·苏轼《赤壁赋》
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 宋朝·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
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宋朝·苏轼《哨遍·为米折腰》
他寝此时吾不寝,近秋三五日逢晴。—— 唐朝·贾岛《酬朱侍御望月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