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拼音:wú
  • 部首:口(口字旁)
  • 总笔画:7
  • 康熙字典笔画:7
  • 86五笔:GKF
  • 98五笔:GKF
  • 笔顺:横竖折横竖折横
  • 声调:平
  • 结构:上下结构
  • 汉字五行:木
起名数据参考
名字中含该字的性别分布
含吾字的姓氏比例
基本解释

◎ 我,我的:吾身。吾国。吾辈。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wú 
〈代〉
(1) (形声。从口,五声。本义:我)
(2) 同本义 [I]
吾,我自称也。——《说文
吾,我也。——《尔雅·释诂》
愿吾子之教之也。——《仪礼·士冠礼》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
莫吾知兮。——《楚词·屈原·涉江》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不吾知也。
(3) 按,在上古时代,“”和“”在语法上有别,吾不用于动词后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4) 又如:吾侪(我等,我辈,我们);吾当(我);吾侬(我);吾谁与归(我将从谁);吾爱(我所爱的人);吾兄(对朋友的称呼;称自己的兄长);吾祖(我的祖先);吾与(我的同伴、同伙);吾庐(我的住所);吾党(我的同乡;吾辈)
(5) 我们 [we]。如:吾匹(我类);吾曹(吾辈,吾俦,吾侪,吾等。我们);吾属(我等);吾伦(我辈);吾们(吾人。我们)
词性变化

〈名〉

wú 
〈动〉
通“”。抵御 [resist]
厚攻则吾,薄攻则薄吾。——《墨子

汉语字典

[①][wú]
[《廣韻》五乎切,平模,疑。]
(1)我,我们。表示第一人称。
(2)抵御。
(3)姓。三国吴有吾粲。见《三国志·吴志》本传。
[②][yú]
[《集韻》牛居切,平魚,疑。]
(1)见“2吾”。
(2)通“”。兽名用字。
(3)通“”。见“2丘”。
(4)通“”。参见“2山”。
[③][yá]
[《廣韻》五加切,平麻,疑。]
(1)见“3子”。
(2)地名用字。

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吾

【卷二】【口部】

我,自稱也。从口五聲。五乎切

吾说文解字白话版

,我,自称。字形采用“口”作边旁,“五”作声旁。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我自偁也。偁各本作稱。誤。釋詁曰。,我也。从口。五聲。五乎切。五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吾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古汉语字典

吾古汉语字典解释


〈代词〉我;我们。
《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代词〉我的;我们的。
《殽之战》:“秦不哀丧而伐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侪】同“曹”。我辈;我们这些人。
属】我辈;我等。
子】指自己的儿子。对平辈人的一种亲切的称呼,可译为“您”。
字源演变
  • 說文
  • 吾
  • 「吾」 說文‧口部
  • 金文
  • 吾
  • 「吾」 商尊|西周早期|集成5997
  • 金文
  • 吾
  • 「吾」 四年相邦樛斿戈|戰國晚期|集成11361
  • 秦系簡牘
  • 吾
  • 「吾」 睡.日甲159背
  • 楷書
  • 吾
  • 「吾」
  • 甲骨文
  • 吾
  • 「吾」 燕796|合8788
  • 金文
  • 吾
  • 「吾」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 楚系簡帛
  • 吾
  • 「吾」 包2.248
字形对比
  • 吾
  • 内地
  • 吾
  • 台湾
  • 吾
  • 日本
  • 吾
  • 韩国
  • 吾
  • 香港
带该字的诗句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宋朝·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朝·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朝·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宋朝·黄庭坚《登快阁》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唐朝·韦应物《东郊》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宋朝·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唐朝·李颀《古塞下曲》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 宋朝·辛弃疾《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唐朝·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宋朝·陈亮《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与该字同音的字
与该字同部首的字
与该字同笔画的字
与该字同五行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