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铜钱:一个~。~串儿。
◎2.货币:银~。一块~。
◎3.款子:饭~。车~。买书的~。一笔~。
◎4.钱财:有~有势。
◎5.(~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纸~。榆~儿。
◎6.姓。
◎7.重量单位,10分等于1钱,10钱等于1两。1市钱合5克。
详细字义
◎ 钱
錢 qián
〈名〉
(1) (形声。从金,戔( jiān)声。( 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2)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copper coin;copper cash]
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 秦废贝行钱。——《说文解字》 锴注
龟贝金钱。——《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
下有积钱。——《史记·天官书》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以钱覆其上。——宋· 欧阳修《归田录》
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
又如:钱眼(铜钱中的方孔。喻指金钱);钱价(铜钱折合成银两的价格);钱范(铸造金属货币用的模子);钱幕(钱镘。钱币的背面);钱缗(穿钱的绳子);钱品(钱的质地、形制);钱花花(小钱,铜板)
(3) 钱财,货币的通称 [money;currency]。
如:钱侩(经营钱庄的商人);钱谷幕友(官府主持钱粮事务的幕僚);钱引(宋代纸币名。徽宗大观元年,把贬值的交子改为钱引)
(4) 像铜钱的东西 [copper]
空室无人行则生苔藓,或青或紫,一名绿钱。——晋· 崔豹《古今注》
(5) 纸钱 [paper]。
如:钱垛(成串的纸钱)
词性变化
◎ 钱
錢 qián
〈量〉
(1) 衡名 [mace]
(2) 公制重量单位。一公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两。一公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钱
(3) 市制重量单位。中国市制中计算质量和重量的一种单位。以前是一市斤的十六分之一(现在是十分之一)为市两,一市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市钱
(4) 旧营造库平制。两的十分之一为钱
常用词组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酤酒钱。—— 唐·刘慎虚《茙葵花歌》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茙葵花。—— 唐·刘慎虚《茙葵花歌》
骢马铁连钱,长安侠少年。—— 唐朝·杨炯《骢马》
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 唐朝·李贺《秦宫诗》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宋朝·苏轼《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 清朝·纳兰性德《菩萨蛮·寄梁汾苕中》
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宋朝·苏轼《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 元朝·关汉卿《一枝花·杭州景》
任吴岫眉尖恨,厌钱塘江上词,是个妒色的西施。—— 元朝·卢挚《双调·湘妃怨》
钱塘江上嵯峨,浓淡皆宜,态度偏多。—— 元·任昱《双调·折桂令·题情盼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