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日常生活里能够恰当地使用成语,某种程度上可以显示出自身的文化积累哦!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言字开头的成语,快点拿起小本本记下来吧。
言字开头的褒义成语
【言之有据】
释义: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
【言行若一】
释义:见“言行抱一”。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言必信,行必果】
释义: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言寡尤,行寡悔】
释义: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出处:《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言信行果】
释义:见“言必信,行必果。”
出处: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言字开头的中性成语
【言笑嘻怡】
释义:嘻:笑声;怡:喜悦。说说笑笑,十分快乐
出处:唐·刘禹锡《代诸郎中祭王相国文》:“晓下黄阁,车骑威迟。夕归华堂,言笑嘻怡。”
【言无不尽】
释义: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出处:《北齐书·高德政传》:“德政与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
【言近指远】
释义:见“言近旨远”。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疏:“言辞之近而指意远者,乃为善言者也。”
【言而不信】
释义:见“言而无信”。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言不由衷】
释义: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言字开头的贬义成语
【言清行浊】
释义:言辞高洁,行为卑污。
出处:唐·李虚中《命书》卷中:“言轻行浊,执不通变。”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释义:说话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行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诺言。指言行不一致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释义: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出处:《诗经·大雅·抑》:“诲而谆谆,听我藐藐。”
【言过其实】
释义: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实际。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言不及义】
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这里指正经的事情。说话不涉及正题与中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有关言字开头的成语的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